歡迎訪問深圳覺醒實業有限公司官網!
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,家庭與事業的雙重擔下,每天都在扮演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:假裝壓力并不大,假裝工作挺順利,假裝身體很健康,假裝一切都hold的住……
但“扛”下多重壓力的后果,卻是健康出了大問題。
歌手樸樹曾因為 #樸樹錄節目中途回家睡覺# 上了熱搜。
原來是在錄制某綜藝時,本來要錄制到凌晨,在晚上11點多時,樸樹突然站起來說:“到點了,我得回去睡覺了。”
隨后,他認真完成了自己的點評工作并做了一番解釋,便離場了。
當時,現場的觀眾先是一驚,隨之對他的真性情予以理解和包容。
與人到中年健康已掛紅燈的人不同,年過40的樸樹,把自己的健康放到更重要的地位。
畢竟,平時不注意健康,到身體垮掉的時候,連招呼都不會打。
人到中年,別熬夜!
今年,有3個年輕醫生在10天內接連猝死,原因都是過勞死,連續加班到深夜,沒時間睡覺。
7月4日,31中科院博士肖育眾,由于連續加班到深夜,下午3點,暈倒在實驗室,送醫搶救無效去世,此時,他的孩子才出生7天。
6月30日,同仁醫院眼科青年醫師王輝,因為熬夜工作,不幸離世,年僅32歲。
6月28日,河南省乳腺科副主任醫師張恒偉,突發心梗不幸離世,享年48歲。
三位醫師都是業內的精英骨干,他們的突然離世讓人痛心。
哪怕身負最前沿的醫學知識,三位醫生仍然沒有逃過生命的制裁;即使拯救了千千萬萬個患者,但是健康也沒有給他們任何優待!
其實,世上沒有偶然,有的只是必然。要知道,在中國,每年因熬夜死亡的人數高達55萬,數據觸目驚心。
你必須相信,大多數人的身體,就是在一天天的透支中被熬壞的。
如果說年輕人尚可以通過補眠來保持健康,對于中年人來說,卻連補覺的機會都沒有。
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院士曾經做過相關分享“臨床上就發現,新聞工作者、程序員、老師等,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加班,到了中老年后,35歲~40歲的時候就會有睡眠問題出現。”
因為,隨著年齡的增長,睡眠節律越來越不容易調整,平時拼命加班,夜熬多了,真正想睡的時候,你就睡不著了!
中年人,你真的熬不起!
中年人,別亂吃!
如果說熬夜是中年人的第一大殺手,那么吃,則一定能排到第二名。
中國人,到底有多能吃?
不久前,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《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》顯示:2018年中國人在外就餐吃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:4萬億元!
等同于瑞典全國GDP(國內生產總值),毫不夸張的說,中國人一年光是在外就餐就能“吃掉”一整個瑞典!
然而,讓人驚嘆的不僅是中國人能吃,還有吃出的這一身病!
2015年,據國際糖尿病聯盟(IDF)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: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約有4.15億人,我國約為1.1億人,居世界首位!
2017年,根據英國著名醫學期刊《柳葉刀》對全球1920萬成年人歷時40年的健康調查顯示,在全球肥胖人口升至6.41億的時候,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。
2012年中國心律失常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,中國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達到54.4萬,居世界之首。
據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》顯示,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,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千萬,居世界第一!
吃固然讓人快樂,但是吃出疾病就不那么愉快了!
特別是對于中年人來說,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本來就在逐年下降,雖然你年輕時可以承受大魚大肉,但隨著年齡增大,你多吃的每一口飯,都能變成催命符!
想要健康,務必記得少油、少鹽、少糖、少下館子!
中年人,別硬扛!
很多40多歲的中年人,總是在假裝堅強、假裝健康,但以下幾件事,千萬別再硬扛。
胃疼了吃點胃藥,肩膀疼了貼膏藥,頭疼了吃點去痛片,這些已經成為不少中年人的生活常態。
其實,頭疼、胃疼、身體發麻等癥狀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疾病預警信號,敷衍了事容易小病拖成大病。
無論是哪種疾病,最重要的是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防微杜漸、及早干預,時間再緊張,也要在身體不適時盡快就醫,并調整生活方式。
研究發現,饑餓時血糖降低,會產生頭暈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、疲勞等問題,甚至影響大腦功能,導致智力下降。
另外,不按時吃飯的人比正常飲食者的膽固醇高33%。經常不按時吃飯,膽囊不收縮,久而久之會引發膽結石。
一定要保證三餐規律,尤其是午餐和晚餐,不要過度拖延。可以在辦公室準備一些水果、餅干、充足的水等,及時給身體“加滿油”。
長期熬夜,容易打亂生物鐘,導致患冠心病、高血壓、心肌梗死的幾率升高。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脫發、脾氣暴躁、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。
建議晚上盡量在11點前入睡,早上7點左右起床。即使不能保證正常睡眠時間,也要適當補覺,提高睡眠質量。
正所謂積勞成疾,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累出來的,長期過度疲勞會出現焦慮、失眠、記憶力減退、精神抑郁等問題,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猝死。
當感覺體力不支時,證明你已經處于勞累狀態,必須好好休息,恢復體力。每連續工作2小時,就應停下來,聽聽音樂,放松下身心,小憩15分鐘。
很多中年人有苦有累自己扛,有了苦悶情緒也憋著不說,長期精神高度緊張、得不到釋放,就會扛出大問題。所以,一定要學會為自己減壓。
積極面對難題,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素質、知識才能、社會適應能力等,盡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;可以約三五好友郊游,到戶外做做運動或者去唱唱歌;按摩也有助于釋放壓力。